群发短信轻松赚150元?打电话1小时可赚200元?……当诈骗话术披上“高薪兼职”的外衣,青少年如何炼就“火眼金睛”?近日,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“江小警云课堂”邀请刑侦支队侦查中心民警成结,开展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教育课开源策略,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反诈意识和防骗能力,切实织密青少年反诈“防护网”。
\n课堂上,民警通过剖析暑期学生沦为电信网络诈骗“工具人”的真实案例,向广大青少年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伎俩。就在不久前,初中生小李在社交平台看到“学生兼职,打电话1个小时可赚200元”的广告后联系了对方,并在对方的诱导下拨打了诈骗电话,还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,结果不但自己卷入了诈骗漩涡,也让身边的人受到牵连。同样,六年级学生小张被“游戏好友”以群发短信赚零花钱为由,诱骗发送了诈骗短信,导致手机号受限被停机。
\n“陌生来电不轻信开源策略,高薪兼职要当心。”在课程尾声,民警特别提醒各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网络行为的监管,与孩子共同学习反诈知识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,避免孩子因贪图小利而陷入诈骗陷阱。同时,青少年自身也要提高警惕,凡是遇到“高薪兼职”“简单操作就能赚钱”等信息,要保持清醒,切勿轻信;凡是要求用自己的手机给陌生人打电话、发短信的,要坚决拒绝。同时,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更不能将手机号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。一旦察觉异常,立即告知家长或报警,切莫沦为电诈“工具人”。
\n此次云课堂的开展,有效提升了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为青少年暑期安全增添了一道“防护盾”。接下来,江北区公安分局还将进一步创新课堂形式,加强反诈宣传教育,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\n■警方提醒
\n不法分子常利用青少年涉世未深、渴望赚钱的心理,以高薪为诱饵,诱骗他们参与电信网络诈骗。未成年人一旦沦为电诈“工具人”,不仅会留下不良记录,而且容易形成错误价值观。更重要的是,未成年人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,会让诈骗手段变得更加隐蔽,大大增加反诈工作的难度,影响社会和谐稳定。
\n重庆法治报记者 杨雪
\n原标题:高薪兼职藏陷阱 莫当诈骗工具人 江北警方开展反诈教育课开源策略,提升青少年识诈能力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