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里米亚大桥再次遭到袭击。2025年6月3日千里马配资,乌克兰国家安全局通报称,大桥的水下支撑结构在底部位置遭到严重破坏。自俄乌冲突以来,乌克兰已在2022年和2023年两次袭击该桥,造成重大破坏。
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表示,此次行动的准备工作持续数月。特工在桥墩处布雷,首个爆炸装置于凌晨4点44分被引爆,未造成平民伤亡。桥墩的水下支撑结构底部严重受损,1100公斤TNT炸药发挥了作用,大桥实际已处于紧急危险状态。网上发布的视频显示,水下发生爆炸,碎片到处乱飞,还有一张大桥一侧受损的照片。据乌克兰媒体报道,克里米亚大桥发生了多次爆炸。
乌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亲自监督行动执行并协调作战规划。截至当时,俄罗斯方面暂未对袭击作出回应。但俄新网报道,当地时间3日上午,克里米亚大桥曾被封锁3个小时。当天下午3时23分千里马配资,大桥再次暂停通行,交通安全官员要求桥上和检查区人员保持冷静并听从指示,具体原因尚不清楚。此外,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,在克里米亚逮捕一名“制造大威力爆炸装置的乌克兰特工”,并按叛国罪进行刑事立案。
自俄罗斯2022年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,克里米亚大桥一直是乌方的攻击目标。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在声明中表示,乌克兰安全局始终能将其构想付诸实践。此前,乌克兰曾在2022年和2023年两次袭击克里米亚大桥。今天,乌克兰继续在水下发动攻击。乌克兰认为,克里米亚大桥是一个合法的目标,特别是考虑到敌人曾将大桥用作向其部队提供补给的后勤动脉。
公开资料显示,2014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后,乌克兰切断了向克里米亚的物资供给,而从俄罗斯本土到克里米亚只能通过空路或海路相连。普京下令全力改善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的交通,并随后决定从2015年3月开始修建克里米亚大桥。这座大桥横跨刻赤海峡,是俄罗斯建造的规模最大、造价最高的公路铁路两用桥。全长19公里,跨海部分7.5公里。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中,克里米亚大桥一直发挥着后勤保障与兵力输送等关键作用。
法新社曾指出,在俄乌冲突中,该桥是俄军人员、军事装备和后勤的关键补给线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《卫报》称,这座桥对俄罗斯具有高度象征意义,是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标志。有专家表示,在俄罗斯方面看来,克里米亚大桥代表了普京的声望、克里米亚人民对俄罗斯的向心力以及俄罗斯人的自豪感。
2022年10月8日早晨,一辆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上发生爆炸,导致邻近铁路桥上的火车油罐车厢被引燃,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坍塌。2023年,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这是乌方所为。2023年7月17日,克里米亚大桥遭乌无人艇袭击,导致铁路运输中断。俄方同日表示,袭击造成靠近克里米亚半岛一侧的大桥路面遭破坏,2人在袭击中死亡。尽管前两次爆炸对大桥造成重大破坏,但都没有使大桥丧失功能。
乌克兰宣称第三次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前不久,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第二轮直接谈判,双方交换了备忘录,各自陈述了停火的条件。根据俄罗斯方面的备忘录,俄罗斯要求国际社会承认目前被俄罗斯控制的前乌克兰领土是“俄罗斯的一部分”,并且乌克兰军队必须从这些地区全面撤军。乌克兰拒绝了俄罗斯为停火开出的几个核心条件,包括承认俄罗斯吞并部分乌克兰领土、承诺保持中立以及限制武装部队规模。分析人士认为,这份文件阐述了俄方在停火等关键问题上的立场,但也显示出其在停火条件、领土等关键议题上与乌方矛盾依然突出。
乌方表示,将用一周时间研究俄方文件并协调下一步举措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,俄方备忘录近似于下“最后通牒”。在本轮谈判前后,俄乌军事动作不断千里马配资,战场局势复杂。乌克兰除了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,还在6月1日对俄军用机场航空装备实施打击代号为“蛛网”的特别行动,俄军总损失达41架军用飞机,包括战略轰炸机等多型战机。分析人士指出,俄乌军事行动持续,显示出双方都希望通过战场胜利争取谈判筹码,今后一段时间两国或将边打边谈,和平前景仍不明朗。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